二维码

官方公众号

二维码

青岛政策通微网页

banner
建设模式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是李克强总理在第18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就下一阶段“10+3”合作提出的重要建议。互联互通将为区域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由于东亚地区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推动海上联通合作,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首要发展目标。打造“10+3、1+X”的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海上联通模式,建设立足东亚、辐射亚太的国际海洋事物政治外交的沟通渠道,实现海上互联互通,为区域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合作采用“10+3”的联通模式,“10”即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十个国家。“3”即中国、日本、韩国三国。“10+3”以中国-东盟合作(10+1)为基础,以中、日、韩与东盟合作(10+3)为主渠道,按照战略性、务实性、长期性的需要,搭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深入参与东亚合作,推动中、日、韩与东盟在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

国内采取“1+X”的联通模式,“1”即以青岛市为核心,在西海岸新区建成国际海洋合作交流中心,设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总部,建设所需办公场地包括综合办公楼、学术交流及会展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设施等,建设永久性标志建筑。“1+X”即在青岛市建设海洋经济合作示范区和先导区、东亚海洋科技合作园区、东亚海洋科技合作中心、东亚海洋人才培训基地等,逐步扩大平台辐射范围,带动周边X个城市乃至其他省份。

积极申请丝路基金,优先开展互联互通建设,形成连接东亚各国和平、友好、合作的纽带。继续大力推动海陆空联运通道的畅通,着力改善通关便利、市场监管、标准规范等互联互通的软环境。发展港口物流集群,促进区域内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建立东亚港口建设合作中心,与东亚各国共建、扩建港口,开辟航道。开展海铁联运建设,推动重点港口与陇海铁路通道工程,开通连接日韩的过境海铁联运大通道。

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走出去”,参与东亚各国海洋、渔业、高铁、核电、风电、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国内海洋工程、水产捕捞、水产养殖、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优势产能以投资、租赁、贷款等多种方式转移到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东盟国家,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