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刘成 通讯员 王凯 刘伟
参会范围扩大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12个海洋产业项目、12个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签约落地,东亚海洋博览会三天现场意向交易额27.9亿元……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以1天的会期,收获了多项“海洋成果”。
作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的平台优势,最大范围集聚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全方位“赋能”海洋经济发展。集聚项目资本,增添海洋经济活力
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海洋优质项目,海洋经济才能更快发展。
9月22日的开幕式上,西海岸新区举行了“双招双引”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其中,海上钻井平台、海藻黄素提取等重点产业项目12个,总投资451亿元,涵盖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信息、海洋环保等产业领域;高端人才团队项目12个,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7个战略新兴领域的250余名高端人才,将成为西海岸发展海洋经济的新动能。
这是本届论坛集聚产业项目的最新成果,比2019年更上一层楼。早在一年前的2019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上,就有总投资373亿元的10个海洋经济重点项目落户西海岸。“会展活动逐渐成为‘双招双引’的重要平台,青岛西海岸在这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出席本届论坛的著名宏观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原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示。
运用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将招商引资工作与论坛举办相结合,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服务工作,西海岸新区正通过这个平台链接更多项目资源。据悉,今年新区从参会参展的770家企业中梳理出了167个重点产业项目,作为招商服务重点,建立“一家目标企业、一个责任单位、一名联络人员、一家协作企业、一次交流考察”工作机制,主动联系服务、精准对接招商。同时,筛选了16家与新区具有合作潜力的涉海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服务对接。
五年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集聚项目、资本的能力越来越强,成为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集聚人才技术,强化海洋经济动能
9月22日,经过激烈角逐,新锐青岛·2020全球海洋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12个项目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板块,该比赛成为西海岸新区“以赛引才、以赛聚才”的有益尝试。
在大赛涌现出的一批海洋产业优质项目中,智能高空作业机器人项目获得一等奖。该项目通过独创的爬壁技术,可使机器人搭载超高压水射流装置对船舶进行除锈作业,并对清洗后的污水进行回收处理,实现污染零排放。
“该产品可应用在修造船厂,而西海岸新区具有造船企业及船舶海工产业集聚的优势。”项目带头人许华旸告诉记者,参加本次大赛是其进一步服务青岛、服务西海岸新区,同时开拓企业发展新路径的重要机遇。
据悉,新锐青岛·2020全球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4月启动,先后面向海内外征集了海洋领域192个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项目。目前,这些人才创新项目中,正与新区对接洽谈的项目共20余个;大赛期间深度对接的项目8个,其中,4个项目参加了“双招双引”签约仪式,2个项目已经注册落地。
青岛西海岸新区招才中心副主任胡志鹏介绍,新区针对本届大赛制定专属支持政策,对获得一、二等奖且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落地的项目人才,择优纳入青岛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给予100万元创新创业研发补助和30万元安家费;对在本届大赛中获奖的项目,一年内成功在新区落地转化的,视成效给予100万至300万元综合资助。
人才是一座城市发展最大的动能,今年以来,新区“以赛引才”的尝试越来越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和作用,搭建起系统性高端引才通道,为优质人才和技术提供了一个交流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平台。
做大做强平台,扩大海洋经济合作
作为本届论坛板块之一的东亚海洋博览会,以创办“中国一流的海洋全产业链国家级展会”为目标,包括高端海洋专业展和特色海洋商品展,下设6个展区。
世界无人机技术排名第一的大疆,展出专业级M300RTK系列飞行平台延续经纬系列。展位负责人介绍,“这款无人机广泛应用于海洋生物检测及油气设备巡检,能根据图像生成分析数据,为海洋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不仅是无人飞行器,更是飞行平台。”
本届博览会的主办方青岛黄岛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洪宽介绍说,“我们线下实体展总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和机构770余家、参展商品5万种,是目前国内参展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的海洋领域全产业链专业品牌展会;世界500强、重点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知名企业等15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机构)参展,专业展区全特装比例达到90%以上,是目前已知国内海洋领域行业领军企业(机构)参展数量最多的专业展会。”
海洋生物医药、航运贸易金融一直是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的特色和优势。本届论坛新增设2020国际海藻与健康产业论坛板块,藻类学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海藻活性物质领域及海藻生物制品的发展趋势,发布《海藻生物产业发展报告》,进一步促进海洋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全面提升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水平。
今年的论坛中,东亚港口联盟大会签署了青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与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通信中心、海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三组合作协议,山东省地方标准《港口航运服务数据应用指南》工作组正式启动,成为新区发力港口支撑的最新动作。
搭乘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东风”,发挥平台作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正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经济日报记者 刘成 通讯员 王凯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