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官方公众号

二维码

青岛政策通微网页

banner
当前位置 :首页> 论坛观点

樊纲: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时间:2020-07-17 00:00 来源:东亚海洋合作平台 点击:2598

文章:文/樊纲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强调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在过去40年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我们从一开始就主动开放经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分不开的。

开放经济,首先是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当时的现有生产力,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回我们自己当时还不能生产但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专利。出口导向型经济在经济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成效就是把我们当时的主要生产要素即大量的劳动力利用起来,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更大的价值,为经济的发展,产业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也就是挣得所谓的“第一桶金”。不开放,不扩大出口,我们后来的发展和提升都不可能实现,也不会拥有今天的世界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位。

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资,是使我们得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外资带来的不仅是当时我们还很缺乏的投资资金,更重要的是它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现代的企业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的技术与产品标准,同时还带来了国际市场的渠道和产品设计与销售的能力。外资、合资企业并不会像西方一些政客所设想的那样被迫向中国转移核心技术,但是他们来中国投资建厂,带来了大量世界上已经成熟的技术,使我们可以较快地学习到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培养了一大批我国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迅速缩短了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先进企业的差距,为后来的自主研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对外开放还打开了我们直接向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的大门。大批的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大批的科学工作者,科技人员,到国外进修、访问、交流,直接学习。国内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我国访问、教学、学术交流,企业可以雇用外国专家。

对外开放,也使我国能够参与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的治理。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我国对外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话语权不断提升。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们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当前,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主要国家争夺技术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各国争夺国际产业链主导权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变革,围绕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国关系深刻演变,大国博弈日益激烈。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贸易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面临更多新的不确定性。毫无疑问,“十四五”期间,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复杂、严峻、多变,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要想在新的复杂严峻国际环境中实现趋利避害,我国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营造稳定良好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