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蓝色经济发展中心
一、发展基础
目前,新区海域内没有邮轮,尚不具备发展邮轮旅游的基础和条件。游艇产业也处起步阶段,游艇旅游还行不成业态。但是从发展条件看,前景广阔。
(一)经济基础较好
按照国际惯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邮轮经济开始萌芽,达到6000美元时,游艇邮轮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黄岛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766亿元,同比增长12.3% ,人均GDP达到18.5万元,已经进入游艇邮轮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居民旅游消费习惯正逐渐形成。
(二)自然条件优越
新区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282公里,滩涂83平方公里,岛屿42处,沿海分布自然港湾23处,紧邻刚刚投入使用的邮轮母港,有利于邮轮游艇旅游线路的开发及运营。
(三)旅游资源丰富
拥有红树林、涵碧楼等10多家国内外旅游名牌企业,旅行社32家。另外,凤凰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藏马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功能不断完善;青岛国际啤酒节、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等国际盛会成功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元素助推滨海旅游产业迅速发展。2016年,黄岛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81.6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2006万人次,分别增长21.2%和10.2%。
(四)船舶海工产业雄厚
海西湾造修船基地聚集了一批高水平船舶海工企业,2016年,北船新承接8艘40万吨矿砂船和一座俄罗斯大型浮船坞订单,合同金额同比增长152.2%;海西重机等企业把生产重点转向海工装备,中海油、中石油海洋工程、武船麦克德莫特3家企业相继承接亚马尔项目,推动了技术升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海西湾修造船基地全年完成产值306.7亿元,是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可为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和技术支持。
(五)游艇项目逐渐增多
2016年,新区建成了唐岛湾游艇俱乐部项目、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项目等一批大项目,为游艇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发展趋势
(一)游艇旅游国内外发展情况
据统计,世界游艇产业的产值每年已达400亿到500亿美元。游艇业,被称为“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是一种集运动、休闲、娱乐、航海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喜爱。在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1艘游艇,挪威、瑞士等地更高达每8人拥有1艘游艇,荷兰10人一艘,丹麦15人一艘。美国现在共有大小游艇1700万艘,每14个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我国香港游艇旅游较为成熟,现有黄金海岸游艇俱乐部、深湾游艇俱乐部、香港皇家游艇俱乐部等10多家俱乐部(或游艇会),注册游艇、帆船近2万艘,人均大约每330人拥有1艘游艇。通过游艇业的发展,可以在促进人们现代化休闲娱乐,减轻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同时,不断了解和熟悉世界各地的游艇文化,通过交流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游艇业越来越成为现代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从国家层面陆续发文大力扶持包括游艇旅游在内的一系列新兴旅游消费热点,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有 10 个重要文件都明确提出支持游艇休闲产业发展。2016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多部委下发《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快发展游艇邮轮消费,支持游艇码头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诸如三亚、深圳、珠海、厦门、大连等地方政府也从实践上对游艇旅游进行重点支持和优先规划,积极推动游艇工业园区、游艇码头和俱乐部的建立,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游艇旅游消费需求。
然而,当前我国游艇旅游的发展不仅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匹配,发展规模和速度也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大。据统计,2015年我国人口数量达到13.73亿人,人均 GDP 超过8000美元,部分沿海省份早已超过1.2万美元,但仅仅拥有各类游艇16000 艘左右,平均近9万人一艘,而按要求在海事部门登记的游艇才 4000 艘,不到 1/4。
游艇旅游业作为国内一种新兴产业,也是刚刚起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虽然国内有百余家游艇俱乐部,但已经成型,具备游艇俱乐部各项功能的不过10 余家,包括大连星海湾、青岛银海、上海莱悦、浙江九龙山、太湖山水、厦门五缘湾、三亚鸿洲等,珠海南国、天津东疆等游艇会尚在建设中。
(二)与国家级新区及其他地区的对比分析
目前,上海已成为国内五大邮轮母港之一,国际邮轮轮次和出入境旅客数占全国半壁江山,稳居国内龙头地位。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预测,上海母港将超过纽约,成为全球排名前8位的世界级邮轮母港。据了解,浦东邮轮经济发展迅速,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邮轮管理EMBA项目在上海海事大学正式启动,旨在培养高质量邮轮管理人才。全球第一大国际船舶管理公司-威仕正式落户上海自贸区,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卫狮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将主要聚焦豪华邮轮、特种船等船舶管理服务领域。迪士尼乐园的开园,也为浦东的邮轮经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
天津作为北方航运中心,游艇业的发展也很迅速,在滨海新区的政策优势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正在树立多元化的游艇消费观念,加快游艇业人才培养,健全相关法规政策的保障机制,促进游艇俱乐部的发展,形成合适滨海新区的游艇业发展思路,以点带面,促进游艇产业链的发展。天津市政府对游艇产业的发展在政策、财力物力、管理等多方面给予了相应支持。为鼓励游艇产业的发展,滨海新区确定了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游艇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并已经开始着手打造集游艇设计、制造、维修、展示、交易、休闲、娱乐、商务旅游于一体的游艇产业链条。其中,东疆保税港区作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一直被作为游艇产业发展的重点。东疆保税港区一直致力于完善发展游艇产业的政策体系,制定颁布了《东疆保税港区游艇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提出了对购买游艇进行资金支持,对游艇制造展销给予优惠等政策,促进游艇产业在东疆聚集发展。
青岛游艇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2008年奥帆赛以来,在游艇俱乐部和码头建设领域,已处于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是世界一流的游艇和帆船运动基地,被国家旅游局确立为“国家滨海旅游休闲示范区”,成为青岛市游艇业发展的“旗帜”。目前,青岛市拥有 30多家游艇俱乐部,已经发展成型、基本具备各项服务功能且对市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已有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和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分别拥有 400、366个游艇泊位。
西海岸新区作为游艇产业发展的后来者,需要总结之前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占领产业链特定环节的高地,后来居上。新区在充分结合青岛所处的区位、拥有的优势基础上,立足实际情况和产业特征,突出自身的产业资源和能力,争取在游艇旅游业发展上率先实现突破。在《青岛市邮轮游艇旅游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1年)》中,我区有1个重点园区,万达游艇产业园(全市共2个园区),2个重点企业,青岛万达游艇投资有限公司、唐岛湾游艇俱乐部(青岛市共5家),5个重点项目,青岛长征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海钓或商务俱乐部码头项目、海上嘉年华游艇俱乐部项目、青岛国际游艇会展中心项目、万达游艇码头项目、青岛新世界游艇码头项目(青岛市共6个)。
三、发展目标
到 2021年,新区邮轮游艇旅游业实现规模显著,竞争优势明显,消费环境理想,产业链条完整的总体发展态势,发展成为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全国重点创新示范产业,建成全国游艇旅游休闲中心。
(一)基础设施目标
建设公共游艇码头、帆船码头、海钓码头、商务俱乐部码头和私家游艇码头以及旅游交通码头等六类游艇(旅游)码头,争取突破1500个泊位。
(二)企业发展目标
到 2021 年,新区规模以上游艇旅游企业突破5家,游艇俱乐部5家,游艇旅游品牌企业5家。
(三)经济社会目标
到2021年,游艇旅游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万元,带动并创造 10000个就业岗位。
2017年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万元;
2018年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
2019年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
2020年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万元;
2021年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
四、发展举措
(一)发展方向
以游艇为载体,在甘水湾与董家口之间的海域和沿途旅游海岸带开发更多旅游景点及更多海上及海陆旅游线路,升级多种游艇旅游产品,串联沿途的公共海岸旅游走廊、大众休闲码头、凤凰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景观。
1.码头设施建设:目前我区有20多处人工渔港,其中较大的有8个,包括积米崖港、灵山岛港、大湾港、琅琊港、薛家岛港等。可以由国有公司投资,将积米崖、灵山岛、琅琊港等原有的码头改造升级,同时在唐岛湾建设公共游艇码头,减低停泊和维护费用,提升游艇消费吸引力。v
2.滨海度假旅游:在甘水湾、绿岛湾、涵碧楼、竹岔岛、金沙滩、唐岛湾、灵山湾、琅琊台及斋堂岛等地开发与游艇相结合的滨海娱乐、民俗风情、水疗养生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度假旅游产品。
3.滨海生态旅游:以游艇为载体开展生态旅游,充分展示海岛、海洋的主题,生态旅游开发应控制在合适的容量范围内,并重视海岛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把生态旅游与野外运动、康体健身,以及与当地文化融合,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形成人、城市、自然和谐统一。
4.海洋节事活动旅游:创建“青岛西海岸新区游艇嘉年华”等海洋活动节日,突出各种海洋主题娱乐狂欢,向人们展示西海岸新区海岸线的秀美画卷,让人们全面地了解西海岸新区的海域状况及海岸功能区域。
5.海上体育竞技旅游:海上体育旅游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符合国际旅游潮流,海上体育赛事具有轰动效应,能够迅速提高西海岸新区知名度,应优先将其开发成为西海岸新区旅游的拳头产品。
6.海岛生态旅游:竹岔岛、灵山岛、斋堂岛、凤凰岛等岛屿是西海岸新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海岛 自然环境多样性,开发具有海洋特色的多种休闲运动产品,增加旅游活动的可参与性。扩展海洋旅游的空间,与西海岸新区旅游资源相呼应,让“绿色生态”融入到“蓝色海洋”之中,形成海岛、生态于一体的旅游格局。
(二)规划重点园区
万达游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逾20亿元,总占地面积22.87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车间、研发楼、办公楼、展览中心、宿舍等。根据规划设计,游艇产业区建成达产后,年产36英尺工作艇200艘、50英尺豪华游艇200艘、72英尺豪华游艇100艘,万达游艇产业园将为新区游艇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设重点项目
1、青岛长征游艇制造有限公司拟投资1.2亿元,在西海岸新区建设300泊位的旅游海钓或商务俱乐部码头。2、海上嘉年华游艇俱乐部项目,建设高端游艇商务会所,私家 VIP会员制游艇俱乐部。3、青岛国际游艇会展中心规划建设游艇俱乐部、游艇展览、展示场馆及500多个游艇泊位。4、万达游艇码头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规划建设约220个游艇和帆船泊位。5、青岛新世界游艇码头项目是集游艇俱乐部、酒店和滨海特色商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6、澳普兰游艇制造项目主要生产豪华型、公务型、运动型、观光型游艇。7、鲁海丰码头项目建设1座游艇码头和7个大型海上垂钓平台。
(四)培育重点企业
青岛国际游艇俱乐部、青岛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有限公司、青岛万达游艇投资有限公司、唐岛湾游艇俱乐部。
(五)搭建服务平台
拟成立西海岸新区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发展联盟,整合新区游艇旅游产业优质资源,加快新区游艇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政策措施
(一)组织协调
建立由区蓝色经济发展中心牵头的统筹协调机制,区交通局、区海渔局、区旅游委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与上级部门的对口衔接,及时协调解决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共同推进新区邮轮游艇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政策支持
一是加大对邮轮游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服务等的扶持力度。游艇产业投入大、产出慢的行业特征,决定了这一产业更加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快推动建设游艇公共码头及配套基础设施,推动游艇大众化消费。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多渠道吸引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持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探索在主要景区获批开放水域政策,建设游艇保税仓,打造游艇展示中心和船艇交易中心。将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发展项目纳入市财政相关资(基)金支持范围。
(三)企业服务
成立新区邮轮游艇旅游产业发展联盟,着力构建邮轮游艇旅游业服务平台,为邮轮游艇旅游企业打造优质服务生态圈,提供政务、融资、技术、培训与创业、市场开拓、法律、管理、人力资源、驾照培训、认证等全方位,一体化的服务,不断加快新区邮轮游艇旅游业发展速度。
(四)人才支撑
坚持高端引领、创新机制、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指导方针,建设邮轮游艇旅游业人才高地。大力引进游艇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人力资源、教育、科技、旅游、海事教育、航运部门密切协作,联合出台游艇人力资源发展政策,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会培训、人才引进“四位一体”的游艇人力资源发展体系,重点培养游艇旅游管理以及游艇市场营销和资本运作等专业人才,为西海岸新区游艇旅游业发展 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五)文化培育
游艇文化是一种亲水文化,是人们亲近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高级精神享受。新区应高起点切入游艇、帆船等航海文化产业,结合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大力塑造游艇文化旅游示范区品牌,着力发展“国家级帆船帆板海上运动训练中心”、“亚洲一流国际帆船赛事举办地”,促进游艇、帆船赛事、节庆的发展。与游艇、帆船相关的赛事和节庆是游艇文化的形象延伸,将拉动产业链,可以让游客聚集和延长在青岛西海岸的停留时间促进消费。
六、知名企业
1.万科浪骑游艇会
1998年成立, 座落于中国最美的半岛之首——大鹏半岛和大亚湾海域之间。拥有945平方公里的完美海域,275个泊位,长期停船百多艘,是中国首家会员制海上游艇俱乐部。现已有400多名会员,为国内会员规模最大的游艇会之一,是精英人士休闲和进行高端商务活动的品牌场所。秉持“领袖海上人生”的运营理念,积极推广海洋运动,培养了无数优秀的游艇帆船专业人才,被业界誉为“黄埔军校”。成功举办数届“浪骑杯”和拥有多届国际大帆船赛事承办经验,为深圳这座年轻滨海城市展示一张充满活力的蓝色名片,引领新时代国际精英海上生活方式。
2016年浪骑游艇会将启动扩建工程。新浪骑项目预计2018年6月建成,功能规划为:会员专属会所区、滨海度假酒店区和户外学校区。其中包括 300间客房、餐厅、休闲娱乐等多元化配套服务设施。此外,新浪骑还将全面升级服务体系,将集专业海上运动、青少年户外教育培训、航海体验、滨海休闲度假于一体,打造一站式滨海度假综合体,尽享健康时尚海洋生活。
2.三亚亚龙湾游艇会
由世界500强中粮集团旗下的三亚亚龙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高端度假型游艇会所。亚龙湾游艇会与中国顶级专业游艇管理公司合作,汇聚了行业内最具游艇会经营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经验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志在打造中国顶级度假游艇会所。
3.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有限责任公司
坐落于鹿回头半岛,享有得天独厚的天然避风港湾。作为2011-2012、2014-2015两届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中国赛区的指定经停港、竞赛村,帆船港拥有325个全天候的泊位,提供游艇租售和码头服务,并可承接各类赛事和活动。帆船港内的维修站拥有目前国内较大的100吨的吊机,可以起吊最大宽度11米的船艇。帆船港的陆域部分约占地3万平米,游艇俱乐部会所、餐厅、咖啡厅、酒店、购物街、帆船学校以及先进的码头管理系统,为贵宾会员及参观者提供国际一流的休闲体验。
4.鸿洲国际游艇会
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有限公司始建于2005年7月26日。是集游艇租赁、游艇销售服务、游艇泊位、会籍销售、游艇商业街及游艇酒店在内的全方位游艇产业项目。游艇会一、二期共216个码头泊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共计划投建600个高标准游艇码头泊位。世界游艇制造商如博星、宾士域及博纳多等知名品牌均已进驻该会,共同打造南中国的游艇体验场,能够为顾客提供包含动力艇、帆船以及专业钓鱼艇等多种游艇的停泊、租赁、培训和导购服务。2010年9月10日,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码头正式通过海南省口岸验收组的验收,是海南省首个国际游艇出入境专业码头。
七、招商名录
重点招引世界顶尖游艇品牌(如丽娃、公主、法拉帝等);知名游艇生产组装以及发动机、发电机等专业仪器仪表配套企业(如著名的康明斯、雅马哈、美国水星等游艇发动机品牌);引进银海旅游集团、意大利游艇项目、新西兰美盛游艇公司等知名游艇俱乐部,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提高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吸引力。 国外度假村旅游类酒店:丽思卡尔顿、瑞吉酒店、万豪酒店、铂尔曼酒店、美爵酒店、喜来登酒店、希尔顿酒店等
国外旅游服务机构:美国运通公司、日本JTB旅行社
国外海上观光旅游:华特.迪士尼公司
国内度假村旅游类酒店:开元旅业集团等
国内旅游服务机构:中国旅游集团、中青旅控股、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携程旅游、众信旅游集团、阿里旅行等
国内海上观光旅游:恒大旅游集团、华侨城集团等
海上文体旅游:海航旅业、北京山海文旅、华录文旅等
相关政策情况
国家相关政策:《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14〕6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旅游局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推动国际邮轮访问港建设,扩大国际邮轮入境外国旅游团15天免签政策适用区域,有序扩大试点港口城市范围。统筹优化入境旅游政策,推进入境旅游签证、通关便利化,研究制定外国人来华邮轮旅游、自驾游便利化政策。依法扩大符合条件的口岸开展外国人签证业务范围,提升购物退税网络服务水平,开发过境配套旅游产品。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方面的先行先试作用。新建邮轮、游艇码头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有偿使用的邮轮、游艇码头用地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现有码头增设邮轮、游艇停泊功能的,可保持现有土地权利类型不变;利用现有码头设施用地、房产增设住宿、餐饮、娱乐等商业服务设施的,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青岛已有政策:《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印发青岛市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字〔2017〕22号)、《关于贯彻落实青岛市建设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实施方案推动邮轮旅游发展的若干措施》(青邮发〔2017〕1号)
新区已有政策:《关于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意见》(青西新管发〔2016〕40号),明确了对游艇旅游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提出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产品。以游艇业作为发展海上旅游的突破口,加大用地、用海支持力度,优先保障重点海上旅游项目的用地、用海指标;现有码头增设邮轮、游艇停泊功能的,可保持现有土地权利类型不变;利用现有码头设施用地、房产增设住宿、餐饮、娱乐等商业服务设施的,以及有偿使用的邮轮、游艇码头用地,依法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