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官方公众号

二维码

青岛政策通微网页

banner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UNESCO/IOC-ODC中心第十三期国际培训班暨CLIVAR-FIO第三届暑期学校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班

时间:2024-07-09 17:56 来源: 点击:227

2024年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区域培训与研究中心(UNESCO/IOC- ODC中心)第十三期国际培训班暨CLIVAR-FIO第三届暑期学校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班。此次培训班和暑期学校由“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和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承办。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国际合作三处处长冯军,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副主任谢龙目,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巴西里约热内卢大学Mauro Cirano教授,爱思唯尔全球STM期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孙岩,印度科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中心P. N. Vinayachandran教授,俄罗斯科学院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Roman Sedakov博士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郑伟主持。



开班仪式上,冯军发表致辞。他认为,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他表示,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致力于推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高度重视海洋科技能力的国际培训工作。国际合作司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ODC培训班和CLIVAR暑校工作,以为更好地推动区域海洋动力学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好技术储备。



乔方利指出,自UNESCO/IOC-ODC中心成立以来,共有来自55个不同国家的750名学员参加了中心举办的12期国际培训班,申请人数超1500人。他表示,希望此次培训课程能够提高国际青年学者对海洋和生态系统模型的认知,并以科学交流促进世界各地参与者之间的友谊,增进全球海洋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谢龙目在致辞中指出,青岛西海岸新区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实施计划,高标准建设亚洲第一个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中国唯一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引进落地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蓝色循环”等一批优质项目。本次培训班将为23个国家的44名学员提供海洋动力学和气候变化领域的专业培训,搭建起海洋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他表示,未来新区将以“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等高能级平台为载体,持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广聚“向海而兴”的合力,谱写“百川共赢”的华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前执行秘书Vladimir Ryabinin通过视频发表致辞。他说,自2011年UNESCO/IOC- ODC中心开设第一期培训以来,此次培训已是第13期。他对中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感谢。Vladimir Ryabinin特别感谢青岛市在海洋科学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并称青岛为“世界海洋科技之都”。此外,Vladimir Ryabinin还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新任执行秘书Vidar Helgesen预祝培训班和暑期学校取得圆满成功。



在开班仪式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DCC-OCC)与全球领先的科研出版和信息分析机构爱思唯尔(Elsevier)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本次培训主要围绕“海洋模式和生态系统模式”“地球系统模式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主题展开,邀请了来自俄罗斯、挪威、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20位专家为学员授课,来自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孟加拉、巴西、英国、美国、越南等23个国家的学员参加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课程涵盖了海洋环流动力学基础、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概述、生物地球化学观测等内容。培训班还设计了学员汇报、小组讨论等环节,以促进学员与学员、学员和专家之间的互动,推动更为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本次培训班和暑期学校的举办,对于推动全球特别是西太平洋区域在海洋动力学、气候变化和数值模式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扩大我国在全球海洋与气候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举办UNESCO/IOC-ODC中心国际培训班和CLIVAR-FIO暑期学校,也是落实“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气候变化应对、启智问海等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今后,“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将进一步聚焦使命任务,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实现联合国“海洋十年”愿景目标、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