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利:山东港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时间:2023-04-26 00:00
来源:未知
点击:2745
李奉利(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记者:青岛西海岸新区依海而生、凭港而兴,山东港口集团如何将港口资源融入城市发展,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典范?
李奉利: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西海岸新区,其实像很多的沿海城市,包括青岛。他们都是依海而生,凭港而兴。因为港口带来的是互联互通的世界,通常来说港口是支柱性的设施,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实在纵观这些港口城市的发展,它一定是港区、园区和城区互动,围绕港区,后面相关的产业就兴起了。虽然以前不这么叫,后来逐渐形成了城区,配套的产业和生活上的服务、生产上的服务。
西海岸新区应该是这样的范本,青岛港是世界第四大港,在东亚地区也是遥遥领先的。现在青岛港主要的港区都在西海岸新区,可以说很多大的企业,比如说它的原材料进口,或者产成品的出厂都需要港口来支撑,这样的条件才有可能把产业做大。
举个例子,比如说董家口上大量的采矿石,上大量的炼铁化工产品,上很多的化学的材料、上很多的橡胶材料,双星在这儿,这就是一个港口和园区结合。有了这么大的产业,所以说你看董家口已经是小城市了。
同时呢,我们新的产业不断在拓展。像来了粮食之后直接加工粮食,形成产业园区。前湾港每年2400多万的销量,给我们整个山东地区,包括炎黄流域的这些企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进来口。这样的话,整个的青岛,包括整个的山东占了六分之一,这种基础性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所以,整个都得连接起来。
同时,它由交通运输的功能变成了枢纽,汇聚人流的同时,它也汇聚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用现在时髦的说法是刷流量的时代,各种流量都能刷,这个地方一定是要素集聚。所以各种发展的机遇、创新的潜能就激发出来了,这也是在沿海新区能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所以说港口在这个区域,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它首先是我们这里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它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较优势,因为谁都想要有一个大的码头,并且这个码头的条件有多好呢?世界有多大的船,我们就有多大的码头。所以,港区、园区、城区,叫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态势就逐渐形成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际上青岛港的集成箱航线是在增多的,它等于上海加所有其他城市的集装箱航线的综合还要多,这就是打造以东亚为中心的地位非常重要的支撑。
当然产业发展起来,又会反哺港口发展。你看现在新区2000多平方公里,其实在过去几年当中大家是可以感受到新区的发展,原因呢,当然港口是一个方面,但是港口最早给这个地方开放的基因。
记者:前不久,山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对海洋强省再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海洋强省”建设中,山东港口集团承担了怎样的责任和使命?
李奉利:其实你看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当中,在海洋强省建设方面是用很大的篇幅说到了港口。其实去年10月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的时候,给山东提出来了三个走在前。
第一个,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
新发展格局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种毫无疑问港口是特别重要的节点,我们对标的时候,这句话就是对我们说的。所以,港口在保障供应链畅通、产业链的协同、价值链的创新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
在整个的智慧港口的建设,比如说在新区的自动化码头,我们非常多的创新都体现在这里。包括用了最先进的手段服务,包括在刚才发言当中给大家讲的绿色环保。所以,在创新方面,整个发展的理念创新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第三,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这一条为什么和我们关系大呢?以青岛港对龙头的山东港口群从吞吐量的角度去年完成了15亿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了。但是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它是炎黄流域非常重要的出海口,所以生态保护也是为了更好的高质量的发展。所以在炎黄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山东省以青岛港为龙头的港口群势必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它是一带一路的双节点。
现在我们不断在增航线,开班列,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真正把陆海联动,这个功能发挥出来。现在是互联互通的世界,那么在双循环新发展的格局下,港口的作用显然是举足轻重的。
所以,总书记在视察宁波港的时候,说港口是基础性的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海洋经济无疑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港口,我们的底色就是蓝色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定会非常努力扮演好这个角色。
记者:经过这几年东亚海洋论坛的发展,您对这个平台的建设历历在目,下一步有什么问题呢?
李奉利:作为曾经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我非常欣然的看到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现在的规模、层次、影响力、美誉度的提升。每年来参加,都会深切的感受到这些变化。因为现在在全球的整个经济格局不稳定的情况下,其实有一个共识,未来我们在东亚这个区域,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它在世界的经济格局当中,在经济当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随着RCEP的落地,包括东盟十国,中日韩和澳大利亚、新西兰这15个,它实际上占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和三分之一的贸易总量,这么大的一个体量的话,它几乎是现在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有了这个东西之后,我觉得我们这个平台更应该把这个平台的作用发挥好。现在我们在经贸合作上,在互联互通上,我们每年也会发一个RCEP互联互通的指数,通过这个看,我们这个国家在互联互通贸易往来方面,变得越来越密切了。东盟成了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因为地缘相近,山水相连,都是我们周边的好邻居,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平台做好,给大家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增进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所以这个平台非常重要。
我记得有过这么一句话,现在这个时代要么拥有一个平台,要么被一个平台所拥有。现在我们很幸运,是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平台,并且这是国家自然资源部代表国家和我们山东省共同做的一个平台。并且现在我们说陆海连通,实际上每年国家海洋局的领导都会关注。实际上这个平台等于是立足于世界最大的,最有希望的平台。
所以,我希望这个平台能够真正把大家更好的凝聚起来,做一些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沟通,就是真正为我们共同的发展,所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当中,大家怎么样有一个共同发展的未来,做出我们的贡献。
你看今年的标题很好,面向“海洋十年”,这个未来一定是共享的,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汇集到这个平台所有的参与方,这是我相信这个平台存在下去非常重要的前提。
记者:山东港口集团对东亚海洋平台未来的建设,未来分享经济讲一下。
李奉利:其实我们这个港口群往中国呢,是立足山东、辐射沿海、连通世界。我们在世界上一共加起来有319条航线,其中青岛港就有200条航线。这个航线其实是连通到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在我们的亚洲地区,你看到日韩的航线非常密。在前两天跨国领导人峰会上,到日本的、到韩国的,在山东港口每周到韩国日本有50多班船,其实它是非常好保障了我们这个区域供应链的稳定。
那么到东南亚地区也是我们的晋阳航线,基本上连通的是东盟各国,像澳大利亚,在这个区域当中,航线增加得非常快。并且除了生产资料之外,我们也在打造中国北方的生活分拨中心。
过去这几年开的航线当中有非常多是生活资料,像俄罗斯的远东,这个地方跟我们东北亚是很近的。大量的产品是通过这个渠道来的,当然跟日韩也有。另外像生活消费品,肉类、海鲜类的品也是有的。
同时水果,现在在超市里面能买到的热带水果,以前火龙果、芒果、榴莲,这不是我们餐桌上的水果,我们还是吃苹果、吃桃。现在火龙果分分钟可以做到的事情,它变成了市民可以买到的东西,我们还专门开过火龙果的航线,直接就运过来了。它的运费大大下降的时候,变成了餐桌上的消费品。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做了很多的事情。
再就是远洋,我们到美洲的,到中东的,到地中海,到欧洲的,这些加起来就支了一个全球的网络。其实今天上午樊纲先生讲的海洋城市,你这个连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由于港口的存在,大大的增加了我们这个区域对世界的连通度,这个连通度是非常重要的,国际贸易90%以上是通过海运实现的。所以,一个地方的运输变得尤其重要。所以,我刚才说了一句话,港口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你想想谁不想拥有一个大港,所以一定要把港口的自然禀赋做出来,对我们青岛、山东地区,包括辐射整个炎黄流域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也是山东港口应该有的使命。